花语科普:宫灯百合花语是什么

发布时间:
2024-07-18 11:59
阅读量:
13

  宫灯百合外形娇俏,玲珑可爱,橙黄色的花铃配以碧绿油亮的茎叶,十分招人喜爱,是优良的插花花材和新娘捧花材料。宫灯百合花可以作为赠花礼仪,把2-3朵花做成迷你花束,裹上以白色的绢纱,系上细细的黄色缎带。放入礼品盒后,可在盒盖上也饰以黄色的缎带结。来百合花语看看宫灯百合花语又是什么?

宫灯百合花

  宫灯百合简介  宫灯百合(学名:sandersoniaaurantiacahook.):仅一属一种。为多年生球根草本,由于其花形花色酷似中国宫灯而得名,多年生球根草本,半蔓性,高约1米。叶轮状互生,无柄,叶面光滑,柳叶形,长约5~10厘米,宽约2~3厘米,有3条深刻纹。花坛状,形似宫灯,亮橙黄色,上阔下窄,宽处约2厘米,花柄约5厘米,下垂,腋生,有短裂片6,雄蕊6,花药丁字形,花柱三裂。7月~翌年1月,从仲夏到秋冬。瓶插寿命可达2~3周。蒴果3瓣,胞背开裂。  根状茎含秋水仙碱,有毒。生长时间长,对环境的要求高,故向来属于高单价花卉。原产于南非东部地区,通常生长在潮湿的草地或林缘。因为在南半球她的花期恰逢圣诞节,因而别名“圣诞风铃”,又因为它那金黄色的花酷似灯笼故名“中国宫灯”。宫灯百合目前是一种国际流行的新潮切花,是一种国际流行的新潮切花,尤以新西兰种植的最多。

  宫灯百合植物学史  宫灯百合(sandersoniaaurantiacahook.)由苏格兰记者和业余植物学家约翰·桑德森(johnsanderson)于1851年在夸祖鲁-纳塔尔省(南非东部)首次发现,后由威廉·杰克逊·胡克(williamjacksonhooker)于1853年在《柯蒂斯植物学杂志》中发表命名。种加词aurantiaca源于拉丁语,意指花橙色(黄色和红色之间)。因为在南半球其花期恰逢圣诞节,因而英文名叫“圣诞风铃(christmasbells)”,又因为金黄色的花酷似灯笼故名“中国宫灯(chineselanternlily)”。  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分类法将这些属以及一分散在其他属中的种统一划归为秋水仙科。“国外多将其划为秋水仙科而非百合科,但中国资料仍将其划为百合科。

  宫灯百合生长习性  宫灯百合原产南非,夏季潮湿多雨,是其生长季节,冬季干燥无雨是其休眠期。由于灯笼百合对温度与日照要求不算严格,因此非常适合在温带和亚热带地区田间与温室栽培。宫灯百合是温带作物,生长基质透水性好,浇水应有规律。应定期用杀菌剂进行基质消毒,最好种植在通风良好的温室。最适生长的土温是15-22℃,最适生长的气温是12-28℃。

  宫灯百合花语:喜洋洋、庆祝、真情、望乡。在花束设计或插花造型使用上,常成为强调质感的象征。

  【结束语】据记载宫灯百合的砧木,传统上一直被祖鲁人作为春药使用,树叶也被用于洗澡,当地人的文化中认为该植物可以抵御邪恶的入侵。该植物的所有部分均含有化合物秋水仙碱,因此应视为具有潜在毒性。

END